我校一案例入选教育部“乡村振兴你我同行”典型案例
近日,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第二批“乡村振兴你我同行”典型案例短视频名单。我校报送的案例《专业力量助文旅 “宿”造乡村新风貌》成功入选。
自2010年起,设计学院通过项目承接、委托设计及假期实践等多种形式,深度参与美丽乡村建设。挂牌成立“乡村文旅融合研究中心”,为全省各地乡村提供全方位的文旅规划与设计服务。连续举办三届浙江省大学生助力旅游业“微改造、精提升”创意策划大赛,将乡村需求转化为实践课题,实现“真题实做”。现已成功转化54个获奖方案,完成20余个乡镇村项目。为系统培养专业人才,学院构建“三阶递进”育人模型,将《乡村公共空间设计》等课程融入基础教学,并通过驻村实践切实提升学生综合能力。创新提出“针灸式激活”理论,在萧山戚家桥村项目中,通过传统与现代元素结合,打造出乡村文旅融合的典范。此外, 学院还积极参与乡村人才培训,通过构建资源库与数字孪生平台,推动艺术乡建向数字化、智能化方向发展。
案例介绍
作品名称:专业力量助文旅 “宿”造乡村新风貌
创作者:毕存碧、何佳玮、程瀚
作品简介: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当下,民宿成为乡村旅游新动力。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教研室主任毕存碧团队发挥专业优势,带领学生将传统农家乐升级为特色民宿,以实际行动推动乡村文旅发展和地方经济繁荣。站在民宿业主立场,用合理成本提升民宿品质、增加收入。面对乡土文化与空间功能的矛盾,扎根乡村,挖掘文化内涵,融入功能布局,以设计改善经营。
此次获评教育部“乡村振兴 你我同行”典型案例是我校深度践行服务国家战略、深化产教融合的生动体现。近年来,学校坚持以产教融合为主线,深化专业改革,推进课程建设,拓宽学术视野,强化专业特色,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让教育教学紧密贴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。同时,积极投身浙江美丽乡村与基层文化建设,围绕乡村实际与产业需求,提升人才培养对乡村发展的适应性,为文艺赋能和美乡村建设贡献了积极力量。学校积极夯实基层文化队伍建设,培植文化原创能力,为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,助力基层文艺骨干根植本土,挖掘反映时代精神、传承优秀文化、展现美丽乡村的元素,以优秀作品塑造引领人,提升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。未来,学校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,优化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,鼓励学生投身乡村建设,加强与基层乡村合作交流,输送更多专业人才与智力支持,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,共同书写和美乡村崭新篇章。